櫜甲束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唐·孔颍达疏:“《吕氏春秋》说此事云:‘师行过周,王孙满曰:过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
基础信息
拼音chǐ jiǎ shù bīng
注音ㄔˇ ㄐ一ㄚˇ ㄕㄨˋ ㄅ一ㄥ
感情櫜甲束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休战。
近义词櫜弓戢戈、櫜弓卧鼓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櫜甲束兵的意思解释、櫜甲束兵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披肝沥胆 |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