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吭拊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出处清 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例子清·薛福成《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厚集南北洋战舰,分拨出巡,为扼吭拊背之谋。”
基础信息
拼音è háng fǔ bèi
注音ㄜˋ ㄏㄤˊ ㄈㄨˇ ㄅㄟˋ
繁体搤吭拊背
感情扼吭拊背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控制要害。
近义词扼喉抚背
英语seize by the throat and hit at the spin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开门见山(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囊萤映雪(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扼吭拊背的意思解释、扼吭拊背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梁孟相敬 |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
卵与石斗 | 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 |
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无妄之灾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