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成语故事

拼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基本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典故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绝长续短 |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
上气不接下气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
自拔来归 | 《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
讴功颂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扶汤佐周,光前耀后,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 |
夜深人静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花拳绣腿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 |
衣锦还乡 |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惊得目眩心花,魂不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