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成语故事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
基本解释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暂未找到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趁火打劫 |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
出师无名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
反唇相稽 |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
有胆有识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
望风扑影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蒋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风扑影么?’” |
七搭八扯 | |
想望丰采 |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
旧地重游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
明知故问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
胸有成竹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