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而不问的成语故事


置而不问

拼音zhì ér bù wèn

基本解释置:设置。对设置任命的官员放在一旁不再过问。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出处宋·苏轼《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不材,而虎圈啬夫,才之过人者也,才者遗而不录,不才者置而不问,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


暂未找到成语置而不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置而不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朝思暮想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物阜民安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残花败柳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干干脆脆 曹禺《雷雨》序:“鲁大海自然要个硬性的人来演,口齿举动不要拖泥带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胆寒发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归十归一 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识字知书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前脚后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