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的成语故事


自知之明

拼音zì zhī zhī míng

基本解释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指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得透彻。明:明智。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自知之明的典故

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知之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命根子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9章:“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真像命根子,宝贝疙瘩。”
开门见山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多多益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年少无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口尚乳臭,谓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白日见鬼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花拳绣腿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