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网a>成语词典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故事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成语故事


心有灵犀一点通

拼音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基本解释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灵犀: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称灵犀。

出处唐 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典故

李商隐字义山,是唐朝晚期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位诗人。李商隐17岁开始当幕僚,25岁中进士,但一生仕途坎坷蹇滞,大部分时间过着寄人篱下的幕僚生活,一直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他年轻时在政治上是有抱负的。但由于“运与愿违”,因此他写了许多诗来曲折地表达内心的苦闷。

李商隐所写的一组《无题》诗流传较广,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李商隐在秘书省当正字(官职名)时写的一首《无题》诗中有这样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字面上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凤凰的翅膀,不能一同飞向遥远的地方;我们只有犀牛角似的心,通过那条极细的白纹,彼此心心相印。旧说犀牛是一种灵异的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有灵犀一点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逍遥法外 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快马加鞭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满腹经纶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阿世取容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多谋善虑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歇斯底里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穷乡僻壤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