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的成语故事


逼上梁山

拼音bī shàng liáng shān

基本解释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逼上梁山的典故

古典小说《水浒》描写了宋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里面许多起义军头领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投奔梁山这个起义军根据地的。有个叫林冲的人,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原在官府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但当权的大官高俅之子为了霸占他的妻子,三番几次陷害他,派人暗杀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他的人。这时他又得知自己的妻子已自杀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被迫上了梁山。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逼上梁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床上安床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孤身只影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掉舌鼓唇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筋疲力竭 唐 元稹《有酒》诗:“精卫衔芦塞海溢,枯鱼喷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鳍焦甲裂身已干。”
罗掘一空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奇才异能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陈言务去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名重一时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旁征博引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