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例子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晋书 向秀传》
基础信息
拼音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ㄓˋ
感情箕山之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近义词箕山之节、箕山之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骨肉分离(意思解释)
- 落落大方(意思解释)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奇货可居(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箕山之志的意思解释、箕山之志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