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巧舌如簧巧舌如簧的意思
qiǎoshéhuáng

巧舌如簧



巧舌如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例子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基础信息

拼音qiǎo shé rú huáng

注音ㄑ一ㄠˇ ㄕㄜˊ ㄖㄨˊ ㄏㄨㄤˊ

正音“舌”,不能读作“sé”。

感情巧舌如簧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簧”,不能写作“黄”。

辨析巧舌如簧与“如簧之舌”有别:巧舌如簧是主谓式;谓词性的;多作谓语、定语;形容能说会道;“如簧之舌”是偏正式;名词性的;多作宾语;形容能说会道的本领。

近义词花言巧语、巧言令色

反义词笨口拙舌

英语smooth-tongue(have a facil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巧舌如簧的意思解释、巧舌如簧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自拔来归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支支吾吾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响答影随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离经辨志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白费心机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杀手锏 喻指取胜的绝招。
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稳操胜券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团团转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抱恨黄泉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牵肠挂肚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胆大心小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有志竟成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