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三分鼎足浑是梦,踪迹空留在人间。”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
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ㄗㄨˊ
感情三分鼎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三足鼎立。
近义词三分鼎立
英语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三分鼎足的意思解释、三分鼎足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离世遁上 |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命中注定 |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服气吞露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十八层地狱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