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书不尽意书不尽意的意思
shūjìn

书不尽意



书不尽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书不尽言。

出处《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与阳休之书曰:‘……已矣哉,书不尽意。’”


基础信息

拼音shū bù jìn yì

注音ㄕㄨ ㄅㄨˋ ㄐ一ㄣˋ 一ˋ

繁体書不儘意

感情书不尽意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分句;多作书信或说话等。

近义词书不尽言

英语Much remains unsaid in one's letter.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书不尽意的意思解释、书不尽意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香草美人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繁文缛节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
东扶西倒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气吞牛斗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十恶不赦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狂风暴雨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河山之德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妖魔鬼怪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乱作一团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一偏之论 偏于一面的议论。
好来好去 善始善终。
惩恶劝善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息迹静处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心猿意马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